關心你的保障~教你花小錢買到高保額

如果預算有限,還是應該先求有保障,避免繳不出保費,或投入所得比例過高的錢在保單上。定期壽險可以「用最少的錢,解決最擔心的事」,而且年期愈短愈便宜,等日後經濟能力許可,再購買投資型保單接替,也是一種規畫方式。

從事服務業的方小姐在2002年投保1張投資型保險,當時壽險業務員幫她規畫200萬元保額,每年要繳3萬6,000元保費。

只是才繳了1年多,方小姐就因為收入不穩定繳不出保費。直到今年初,她的壽險業務員發現方小姐的帳戶價值僅剩不到2,000元,為了不讓保單停效,又請方小姐再補入5,000元,總計6年多只繳了5萬9,000元左右的保費。

2個月前,不到50歲的方小姐被診斷出罹患腹膜癌,目前正在接受治療。雖然有醫療險的理賠,讓她不至於太擔心自己的醫療費用,但是每當想到自己才就讀小四的女兒,就慶幸這張保單還有200萬的保障在,讓她稍微感到安心一點。

方小姐自知並非高收入,又是單親媽媽,所以比一般人要有風險意識,先後投保了醫療險和投資型保險,希望藉此獲得保障又能強迫儲蓄,2張保單一年總共要繳8萬左右的保費。可是因為常換工作,收入並不穩定,儘管沒有其他負債,卻也沒有多餘的積蓄,後來在薪資入不敷出的情況下,不得不放棄投資型保單的繳費。幸好當時繳交最低金額,確保這張保單並未失停效,讓方小姐的女兒至少還有200萬的保障。

經濟不佳、股市低迷,導致所得驟降,繳不起保單的狀況,今年來並不少見。根據金管會統計,今年1月至6月壽險新契約平均保額只有73萬7,100元。以2006年台灣平均每戶消費支出為71萬3,024元來看,73萬的保險金額其實只夠1個家庭使用1年!但景氣差,卻是最需要保障的時刻,以防有不可測的意外發生,只是在不景氣的年代,如何才能更精打細算,把錢花在刀口上,用最省錢的方式,買到最高保障!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~~venus~~提醒大家歐!你的保障夠了嗎?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艾琳&小芸仔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